这周北京的天气有点糟糕。空气质量一连几天都很糟糕,时间久了,心情也略感沉闷。按照惯例,除了去逛一趟菜市场,基本上就没怎么出门。今天五一,又如何,窝在家里,写了一篇教程。搞不清楚为什么,每逢节假日都不喜欢出门,不太喜欢人多的地方,喜欢清净,眼前的清净,耳边的清净,总而言之,追求心里的清净。去过国外的朋友说,国外的生活太清静,人烟稀少,平时想热闹一下都难。朋友又对我说,这种生活状态比较适合现在的我……我想了想,确实。

今天晚上,在厨房里一个人做饭,边做边瞎琢磨。如果把我一个人扔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与世隔绝,吃喝不愁,至少还需要哪些必备条件,可以长时间保持正常人的生存状态。粗略想了想,只要有书和音乐即可。有书,我可以和书的作者交流,有音乐,我可以和自己交流。剩下的,可以仰天看星星,思考整个宇宙。现在,平时只要有书看,可以好几天不开电脑,不看微信,不看微博,当然也可以不上网。出门我可以不带手机,甚至有时候还会忘记带手机,然而也不会觉得有焦虑感。老实说,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人员,我为我能够没有被互联网所绑架而感到开心。有人可能有疑问,不讲话可以吗?说实话,我可以好多天不讲话。最长时间我没有试验过。多年前,曾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工作,过后回忆,大概至少一个星期左右没有跟人讲过一句话。现在把这个事情讲给身边的人,很多人难以置信,以为我在夸大其词,所以现在我已很少跟他人讲这个。但是呢,我从中学会了独处。虽然生活中,有时候偶尔还会有焦虑,但很快就调整过来。

想想,现在的很多焦虑,不是不知道要干什么,而是拿不定要先干哪个。不是不知道要学什么,而是拿不定要先学哪个。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想学的东西有好多,看到很多东西都不会,时间却匆匆流逝,就会产生焦虑感。这跟无所适从的焦虑正好相反。嗯,想了想,其实半斤八两。调整的方法呢,就听听音乐,从音乐中重新找回自信,再来。

这周看完了上周买的那本《中国近代史》。因为豆瓣上标注这本书93页,而且拿到此书,直接翻看书后页码,也是九十多页,就信以为真。然而,这本书正文前面,还有六十多页的导读,合在一起其实有一百五十多页。不过,这本书的正文写的蛮好,纠正了很多中学时期,历史课本学来的错误观点。反而是这本书的导读有点水,前半部分对正文作者表示肯定,从做学问的角度对正文作者加以分析,很好,而后半部分,则开始写一些批判的话语,并开始揉进一些意识形态的东西,党话出现。好在现在我看此类书,都会非常之小心,对有意灌输意识形态的词汇,敏感度要比以往高很多,对此类言论,免疫力也是高了很多。这本书的正文写的很好,但还是被文前导读,在最后时刻恶心到了。然,现在即便对于这样一本薄薄的历史小册子,也不放过灌输意识形态,唉……

这两天随手翻了几页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方才知道,“文学的起源是诗歌,亦即韵文先于散文,西方亦然”。而于中国,文学自然始于诗经。亦难怪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中称赞诗经,而在其自写的《诗经演》中,将三百多首诗经重新自写过。亦可见,诗经确有其精华之所在。诗歌,诗歌,诗与歌,目前为止,尚不可体会其奥妙。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有所悟。

接下来,准备读一读《Web信息架构:设计大型网站》,这本书尚未开始读。只看标题,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关注Web页面的设计,其本质其实是一种信息的展示,其应分为两个层面,具体信息的展示方式,属于平面设计领域,而具体要展示哪些内容,则取决于信息如何进行组织。对于网站的架构,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想必也是一门学问,所以我以为,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希望能从书中找到一种有效组织信息的方法。

这周北京的空气质量实在是差,好在我抓住了一次可以跑步的机会。终于突破了十公里,跑了10.2km,平了去年跑步的最好成绩。接下来,长跑的距离,会慢慢增加,备忘了,今年跑步的目标是半程马拉松,现在的距离,连半程马拉松的一半还没到,再接再厉了。

这些天,似乎素描的练习少了很多。接下来,应该分配一些时间,还要多加练习才行。2016年,三分之一已过,否则年底无法向自己交代。
嗯,这次就先说到这里。

每次结尾,都要感叹时间流逝之快。其实,时间,流逝的是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