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快到了,陆续收到一些厂商的优惠邮件。
去年的黑色星期五已经忘了买啥了。Craft 和 Proton 的服务都快到期了,特别是 Proton,下个月就到期了,期待今年的黑色星期五有啥优惠活动。
昨天收到的 Proton 优惠邮件不包括「乞丐版」,只包括旗舰版和家庭旗舰版,对于我来说,还得再等等。
在电子书方面,不知道今年能有啥优惠活动,这个我还是蛮期待的。(^-^)📚
自从今年年初 OpenAI 发布了 ChatGPT,掀起了一波浪潮之后,大量皮包 App 就开始涌现,以为套个壳就能算是赶上这波浪潮了……
GPT 这类通用大模型浪潮现在仅仅是个开始,好戏还在后面。这个层面的竞争目前不是中小玩家入场的时机。更极端一些,这根本就不属于中小玩家的机会。
通用大模型迟早会下沉为基础设施。没有核心业务场景,单单套个壳就想占得先机,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都得成为炮灰。
想要搭上 AI 这波浪潮,必须得有自己的应用场景,这个才是产品的核心价值。然后再加持 AI,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让产品达到质变,这才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
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值得持续不断的探讨。
忘记从啥时候开始,除了充电时间,Apple watch 就变成二十四小时佩戴了,包括晚上。
因为是二十四小时佩戴,所以基本上每天晚上睡觉前会充电。这基本上也让我「忘记」了 Apple watch 的电量问题。比如,充一次电用多久之类的问题。因为我每天都充电……
突然间也让我主动有意识的注意到,其实 Apple 缩短充电时间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充电等待的痛苦,或者说是低电量焦虑。
之前我当然知道快充。但我理解的快充,仅仅是字面的意思,就是充的快而已。比如 iPhone 来说,快充对我没啥吸引力,使用习惯依然没变。但 Apple watch 就不一样,快充让我彻底改变了佩戴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用 Boox X3 读了两个小时的书,连 1% 的电量都没掉,一直保持 100%。
只要不开背光灯,是真的省电。用 iPad Pro 看书,两个小时下电量估计得 20%。当然了,iPad Pro 有背光灯,费电也是合情合理。
只是想感慨一下,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设备来做。
╮(╯▽╰)╭
《埃隆·马斯克》这本书看到第十五节,终于到 SpaceX 了。
其实从第十二节,开始做 PayPal 的时候就变得有趣起来。
另外,马斯克对 X 为什么那么情有独钟?从开始的互联网支付,到现在的 X(Twitter) 以及造火箭的 SpaceX,名字里全都有 X。
另外,书读到这里,我个人觉得,我不认为马斯克做出的一些决定背后有什么「高深」的寓意。很简单,也很单纯,就是想实现梦想而已。
网上那些个乱七八糟的「解释」或者说过度解读,大多都是为了吸引眼球,赚取流量而已。
另外,马斯克的一些滑稽的举动,我认为就是单纯地发泄或者觉得好玩而已。这一点,也没必要过度解读。
自从周六拿到了我的阅读神器,就开启了疯狂收集电子书模式。
之前在 telegram 上加入的一些频道终于有用武之地了。虽然之前我也收集电子书,很多想看的电子书保存到了自己新建的私有频道里,但后来发现,保存的下载信息其实是有时间期限的,貌似只能保存一年以内的信息,超过一年的就没了。这让我感觉有点儿不爽,(`Δ´)。
现在我想出了一个使用策略,用阿里云盘保存。对于大部分电子书,阿里云盘的免费空间基本够用了。对于一些敏感的电子书,直接保存本地就好了,这类书毕竟有限。
另外在我的阅读神器上也对接了阿里云盘,这样一来,阅读神器的空间一时就够用了,还做到了及时同步,一举两得,ヾ(◍°∇°◍)ノ
现在有点儿理解为什么一走了之是最容易的了。这里说的一走了之指的是离开那个熟悉的环境,不是离开人世。
一个人一旦形成对另外一个人的固有观念,真的很难改变。另外一个人很可能要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能重新得到改观。这还得要看这个环境下的人有没有自省能力。如果这个环境的人很固执,或者根本不给机会,很有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得到改观。
一方面唏嘘很多人其实是不会自主地做自我反省的。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失之交臂,可能也就是一个认知偏差而已,甚至都有可能是误会。
人与人之间的结识,真的是一种缘分。只是很可惜,很多人都不懂得珍惜。
很多人其实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有所感知。对别人提前的遭遇,其实是无感的。
体验了一个多小时,跟我之前用的阅读器相比,堪称完美,(^-^)👍
比 Kindle 屏幕更大,比 iPad Pro 更轻,墨水屏看书和漫画简直太舒服了。
标准的 PDF 文件阅读起来也舒服,裁边之后字体不会太小,目前感觉刚刚好。其他格式的文件我还没试,比如扫描版……
向电纸书阅读更进一步!
以后只要能找到电子版,绝不买纸板书!
当然了,欣赏照片的书除外哈,咱说的是普通文字版书籍📚。
啦啦啦啦!~(¯▽¯~)~
铛铛铛铛!~(¯▽¯~)~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早上看快递还在深圳,中午再看,就已经到北京了。
下午四点,就从北京顺义的集散中心发出来了,晚上六点半不到七点,就送到我手里了!✧٩(ˊωˋ*)و✧
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开机熟悉了一下基本操作。
操作系统自带「得到 App」和「京东书城 App」,且不能删除,但可以隐藏。除此之外,我还下载了「豆瓣阅读 App」和「微信阅读 App」。另外还下载了一个「哔哩哔哩漫画 App」,这几个阅读 App 目前只有「得到 App」购买了会员,其他以后看情况。
另外,我还连通了阿里云盘,以后可以传一些电子书,这一点还挺方便。
好了,先说这么多吧。╮(¯▽¯)╭
如今这第三方输入法就是玩的花……
最近在手机上写文字的时候,输入法总是会在关键时刻冒出一个用文本拼出来的表情符号,让我瞬间没有抵抗力,导致最后写出来的小短文夹杂着好多这类表情符号,让文字显得特别的「呆萌」……
过后想来也无所谓了,这类用文本拼出来的表情符号就是呆萌可爱,而且关键是没有兼容性问题!🫵
早上起来,感觉我已经刷了无数次顺丰的快递信息了。
问了客服,说是可能快递分单分错了。言外之意就是我的还没发货,之前发出去的不是我的……
最新状态,我的文石 X3 还滞留在发货地深圳……
我感觉今天不可能送到了。降低预期,希望下周周五之前送到就行。
果然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只求活着,其他别无所求,生活就会处处是惊喜。
(◍•ᴗ•◍)
银行金融类项目为什么大多数做的都烂?
最近有些感悟。
先说结论,就是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稳定压倒一切」。
银行项目开发,大到组织结构的上下级观念严重,组织僵化,上下级沟通困难,上下级几乎没有沟通的空间。小到流程繁琐,规范众多,且规范的总体目标就是「降低风险」。
一个「稳定压倒一切」,就可以做到只要项目能工作,就不会主动去优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基本上是内部人员开展工作的前提。你可以想象,工作人员从主观层面就不会抱有积极改变的心态去对待工作。
软件开发是需要不断迭代演化的,对已有代码做重构也是流程中的一环。但为了「无过」,重构就变成了禁区,虽然没有明文写出来,但已经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识。
很神奇,豆瓣电影的实时排名,第一名竟然是将近二十年前(准确的说是十九年)的《独自等待》,不知道这个排名多长时间更新一次。
不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当年还年轻,看这部剧的时候,幽默之余,也有一些共鸣的感受。当然了,现在再回想,片中的一些观点已经有些「肤浅」了。但毕竟这些观点是针对年轻人的,所以也许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会跟我当年的感受一样吧。否则也不太能够解释为什么这部电影又排到了第一名。
虽然这部电影排到了第一这件事可能是短暂的,但突然又感觉年轻人还是年轻人,有一种穿越回去的错觉。
屁股决定脑袋。
发现很多人抱怨一些问题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处在一个第三方角度,从全局考虑问题,而是单纯地抱怨做事情的人。
撇开单纯地抱怨能不能解决问题这个事情不说,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就是片面的。其实背后的真实动机只是在抱怨自己没有从中捞到好处而已。如果最后有好处的人里有他,即便是不公平,多半他也不会有意见。这更进一步说明,抱怨的目的仅仅是想从中捞一杯羹而已。
社会中充斥着大量这类人。看似大家都在抱怨问题,其实真正在乎公平的人,很难讲有多少。
今天太忙了,Fediverse 上的消息都没来得及刷……
最近这段时间,Fediverse 上的信息逐渐成为是我第一时间要刷的内容。X 基本上就是上去看看各种「简中」圈子的新闻,甚至 Fediverse 上刷完了,才想起来 X 上还没看。
其实,我也感受到。这类社交产品吸引我的地方可能主要不在内容,而在产品。是产品促使我写更多文字,分享更多想法,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这一点我感受蛮深。
当然,我并没有说仅仅是产品让我变成「话痨」。其实内容也是一部分原因,但目前我感觉,对我影响更大的是产品,内容是次要因素。这一点有待长时间验证,再过一段时间,回头再看。
用 4k 的画质看完了 Apple 的十月三十一日的发布会。我感觉影响观影体验的,应该是我的显示器……
关于发布会,我聊不出什么特别的内容……我的 MacBook Pro 是两年前刚刚换的,所以我没有购机的需求,看发布会也算是例行公事,或者说关注新产品,看看有哪些新东西。
虽然 Apple 每次发布会,网上很快就会有各种帮你节省时间的图文介绍。但我还是会老实先看原片。其实,当你看完原片,再看网上的哪些总结,明显感受到什么叫「快餐」。
虽然我没什么要换的设备,但看完还是会有一种莫名的愉悦感,说不出来为什么……
哦,对了。这次的 Apple 发布会是全程 iPhone 拍摄。
原定的工作计划被打乱,又加入了很多工作。导致没太多精力「胡思乱想」,所以除了工作上的烦事,就不太有什么想法。
iOS 系统的「健康」App出了一个新功能,能够便捷的记录当天的心情。
用了有一段时间了。一开始是胡乱「打卡」,选几个当时那一刻感受较深的状态标签,算是记录当天总体的心情状态。
抛开 App 本身的功能以外。我突然开始无意识地思考这个功能为什么设计成这种形式。其中一点印象很深,就是使用起来尽可能的便捷快速。做一次记录,几秒钟就可以完成,这一特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对我的启发有两点:
因为心情有点儿郁闷,所以想到了这个功能……
写代码,面对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技术问题。如果一个技术方案不确定,那就尽可能搜集相关信息,从而推导出最终的确定性技术方案。决定技术方案的相关技术问题,刨根问底几乎都是可确定的。
技术方案的确定性,往往取决于投入成本的大小。
说到团队管理,不确定性往往是人。人是一类主观性很强的动物。随之带来的不确定性就非常的大,而背后决定不确定性的因素还是不确定的,这就导致管理人的不确定性跟写代码的不确定性完全不是一类东西。
对人不确定性的管理,有点儿像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波峰和波谷的振幅,决定了不确定性的风险程度。
从这两类不确定性的区别来看,我大概率不适合管理团队,恰好也不喜欢,至少目前是这样。
《老友记》中 Chandler 的扮演者 Matthew Perry 在家中逝世了,终年 54 岁。
以后再看《老友记》,又多了一种特殊的怀念。
今天删掉了 Dairy 这个分类。因为写的是 micro blog,普遍文字都很短,所以如果还说成是 Diary,就有点儿「偷工减料」了,最后只留了 Whisper 这个分类。
因为使用下来,我认为 Whisper 更契合 micro blog 这种类型。因为内容本身就应该剪短,但又要有完整性,就像是自言自语,或者是跟人说悄悄话。
Whisper,给人的画面,就像是上学时候,同桌之间窃窃私语,说的很来劲,但说出来的几乎都是简短的段子。
我在想,micro blog 是支持 podcast 的。如果 podcast 也做成几分钟的形式,是不是也蛮不错的?
在 social.photo 上注册了一个账户,同时添加到了 Ivory 上,两个账户可以切换。
在 social.photo 上的这个账户主要是用来发图片,就当 Instagram 用了。
之前忘了 Ivory 可以登录多个账户,今天忽然想起来可以同时登多个账户,就毫不犹豫在一个新的联邦上注册了一个新账户。
我想,这个新账户纯粹就是为了好玩,可能我也不会经常发图片,至少不会文字发的这么频繁。偶尔拍了图片,想做个备份,或许就会发到上边,这使用场景也是够奇葩了吧,产品经理是打死也想不到……
这周看完了 WWDC2019 里关于 SwiftUI 的相关视频,一共十个视频。
下周想必就没那么多时间了,加班是在所难免了。
SwiftUI 的状态管理借鉴了 Elm,但至少截止到 WWDC2019 年为止,推出的框架方案有点儿太繁琐,概念搞的太复杂。这或许跟 Swift 这门静态强类型语言有关。其中为了完成值引用,绕了好大弯子。
当然了,JavaScript 为了完成更加 pure 的效果,也是采取了一些 trick。
或许是因为国内言论管制的原因。
从国内来到海外社交平台发言的人,大多数言论内容都离不开政治话题,似乎生活的全部就是跟政治作斗争。
这或许也是我比较倾向于英语系内容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个人生活、个人兴趣等相关的内容,五花八门,很有趣。当然也有政治话题,但只要我不关注或少关注相关社会政治媒体或相关的新闻人,就不会有太多内容。
国内则不同,不管关注的是哪个行业的人,几句话离不开政治。刚开始还新鲜,时间久了就会厌倦,翻来覆去都是那些话术,重复了很多年,也改变不了什么。
政治的变革,改变的是体质,体质是由群体组成的,没有群体的量变,就不会有质变。个别人的呐喊,即便嗓子喊破,也改变不了什么。
重温了「阿丽塔:战斗天使」这部电影。
我没有看过原著动画,所以只能从电影里的镜头理解故事情节,解读不了更加深刻的寓意,单纯的被阿丽塔的善良、勇敢战斗的性格所打动。
第一次看,已经是 2019 年,想不到已经时隔四年,时间过得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