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原来马斯克对 x.com 的「爱情」,从早期做 PayPal 的时候就开始了……

╮(╯▽╰)╭

这两天在读《埃隆·马斯克传》。

对于埃隆现在在做这些事情的初衷有了那么一点儿了解。毕竟还没读完,所以算是初步了解。

对于 X 这个社交平台,如果埃隆最后做砸了,我倒是觉得很正常。但必须要说,埃隆确实是真的想做好,还真不是胡搞,但最后的结果,我感觉大概率不会太好。因为从书中对埃隆的了解来看,埃隆不是一个善于社交的人,虽然他一直努力想搞清楚其中的奥妙,并且在早年成长过程中以及读大学期间不断的在做一些尝试。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埃隆没有把 X 做好,那社交圈就有可能重新洗牌。去中心化的社交方向就有可能占据一部分市场。

还是要提一句,Boox 的 X3 真香,太适合我了。

୧(^▽^)୨

今天好冷啊,ಥ_ಥ

早上起床摸了一下暖气,温温的,谢天谢地,给暖气了!

很奇怪的天气,前天晚上大风,昨天上午大风,晚上回家也没觉得那么冷,但今天早上明天冷。还好我换了棉帽(◍•ᴗ•◍),唯一可惜的是没有手套。十五分钟的骑车路程,双手要挨冻了。

这个周末回西安,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手套搞一双。

(๑>ڡ<)✌️

想来,我的阅读神器应该是我正儿八经使用的第一款 Android 电子设备。

对于国内的 Android 厂商的电子设备,老实说我没有太多安全方面的经验,所以小心使用,终归是没有错的。

对于联网啊,使用的 App 啊,尽可能使用国内的 App 产品,特别是能联网的 App。因为我没精力也没时间去调研所安装的国产 App 到底有没有隐私问题。当然,我也没办法控制,这可能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索性倒不如敞开了用国产的产品,顺畅的用。

对于要阅读特殊书籍的需求,就直接在阿里云盘上读,另外可以再备份一份在本地。

有什么风吹草动,阿里云盘会先出手。随后你就知道要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了。

╮(¯▽¯)╭

自从周六拿到了我的阅读神器,就开启了疯狂收集电子书模式。

之前在 telegram 上加入的一些频道终于有用武之地了。虽然之前我也收集电子书,很多想看的电子书保存到了自己新建的私有频道里,但后来发现,保存的下载信息其实是有时间期限的,貌似只能保存一年以内的信息,超过一年的就没了。这让我感觉有点儿不爽,(`Δ´)。

现在我想出了一个使用策略,用阿里云盘保存。对于大部分电子书,阿里云盘的免费空间基本够用了。对于一些敏感的电子书,直接保存本地就好了,这类书毕竟有限。

另外在我的阅读神器上也对接了阿里云盘,这样一来,阅读神器的空间一时就够用了,还做到了及时同步,一举两得,ヾ(◍°∇°◍)ノ

现在有点儿理解为什么一走了之是最容易的了。这里说的一走了之指的是离开那个熟悉的环境,不是离开人世。

一个人一旦形成对另外一个人的固有观念,真的很难改变。另外一个人很可能要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能重新得到改观。这还得要看这个环境下的人有没有自省能力。如果这个环境的人很固执,或者根本不给机会,很有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得到改观。

一方面唏嘘很多人其实是不会自主地做自我反省的。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失之交臂,可能也就是一个认知偏差而已,甚至都有可能是误会。

人与人之间的结识,真的是一种缘分。只是很可惜,很多人都不懂得珍惜。

很多人其实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有所感知。对别人提前的遭遇,其实是无感的。

前些天发牢骚,为什么「简中」圈子里,三句话离不开政治话题?

我刚才好像猛然悟到点儿什么。

因为政治的「手」,在这个群体的社会里无孔不入,所以才让这个群体的人绕不开这个话题。

今天北京下小雨。

原本中午点了距离六百多米的商家外卖,等了一个小时,结果竟然没有外卖小哥接单,着实有点儿让我吃惊。

首先,今天下的是毛毛雨。
其次,商家距离我的住处不足七百米。
再次,我在北京十几年,几乎从来没遇到这种情况。最多是在极端恶劣天气,会出现骑手送餐缓慢的情况,但几乎不会出现没有骑手接单的情况。

今年的经济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衰退。除了年初在网上接二连三看到的裁员信息。如今也波及到了底层的外卖行业。

记得年初的时候还有很多被裁的职场人员挤破头去做外卖……

现在看来,一线城市的外卖也被「卷」爆了。

然而,前些天国家给出的经济增长率仍然是 5%……

这年头,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体验了一个多小时,跟我之前用的阅读器相比,堪称完美,(^-^)👍

比 Kindle 屏幕更大,比 iPad Pro 更轻,墨水屏看书和漫画简直太舒服了。

标准的 PDF 文件阅读起来也舒服,裁边之后字体不会太小,目前感觉刚刚好。其他格式的文件我还没试,比如扫描版……

向电纸书阅读更进一步!

以后只要能找到电子版,绝不买纸板书!

当然了,欣赏照片的书除外哈,咱说的是普通文字版书籍📚。

啦啦啦啦!~(¯▽¯~)~

铛铛铛铛!~(¯▽¯~)~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早上看快递还在深圳,中午再看,就已经到北京了。

下午四点,就从北京顺义的集散中心发出来了,晚上六点半不到七点,就送到我手里了!✧٩(ˊωˋ*)و✧

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开机熟悉了一下基本操作。

操作系统自带「得到 App」和「京东书城 App」,且不能删除,但可以隐藏。除此之外,我还下载了「豆瓣阅读 App」和「微信阅读 App」。另外还下载了一个「哔哩哔哩漫画 App」,这几个阅读 App 目前只有「得到 App」购买了会员,其他以后看情况。

另外,我还连通了阿里云盘,以后可以传一些电子书,这一点还挺方便。

好了,先说这么多吧。╮(¯▽¯)╭

如今这第三方输入法就是玩的花……

最近在手机上写文字的时候,输入法总是会在关键时刻冒出一个用文本拼出来的表情符号,让我瞬间没有抵抗力,导致最后写出来的小短文夹杂着好多这类表情符号,让文字显得特别的「呆萌」……

过后想来也无所谓了,这类用文本拼出来的表情符号就是呆萌可爱,而且关键是没有兼容性问题!🫵

早上起来,感觉我已经刷了无数次顺丰的快递信息了。

问了客服,说是可能快递分单分错了。言外之意就是我的还没发货,之前发出去的不是我的……

最新状态,我的文石 X3 还滞留在发货地深圳……

我感觉今天不可能送到了。降低预期,希望下周周五之前送到就行。

果然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只求活着,其他别无所求,生活就会处处是惊喜。

(◍•ᴗ•◍)

为什么我的 X3 早上看已经到邯郸了,中午看就又回到深圳了(/TДT)/?

这就不是「磨人的小妖精」了,这是虐人的老妖精╮(¯▽¯)╭

查了顺丰的订单,原本预计今天送到,结果改成了明天,理由是双十一包裹剧增。但我怎么有一种预感,这个周末都不会送到呢😢……

多年双十一不买东西了,完全忽略了快递送货延期问题,败笔啊,败笔……

美好的期待就这样破碎了(ಥ﹏ಥ)

银行金融类项目为什么大多数做的都烂?

最近有些感悟。

先说结论,就是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稳定压倒一切」。

银行项目开发,大到组织结构的上下级观念严重,组织僵化,上下级沟通困难,上下级几乎没有沟通的空间。小到流程繁琐,规范众多,且规范的总体目标就是「降低风险」。

一个「稳定压倒一切」,就可以做到只要项目能工作,就不会主动去优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基本上是内部人员开展工作的前提。你可以想象,工作人员从主观层面就不会抱有积极改变的心态去对待工作。

软件开发是需要不断迭代演化的,对已有代码做重构也是流程中的一环。但为了「无过」,重构就变成了禁区,虽然没有明文写出来,但已经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识。

很神奇,豆瓣电影的实时排名,第一名竟然是将近二十年前(准确的说是十九年)的《独自等待》,不知道这个排名多长时间更新一次。

不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当年还年轻,看这部剧的时候,幽默之余,也有一些共鸣的感受。当然了,现在再回想,片中的一些观点已经有些「肤浅」了。但毕竟这些观点是针对年轻人的,所以也许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会跟我当年的感受一样吧。否则也不太能够解释为什么这部电影又排到了第一名。

虽然这部电影排到了第一这件事可能是短暂的,但突然又感觉年轻人还是年轻人,有一种穿越回去的错觉。

屁股决定脑袋。

发现很多人抱怨一些问题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处在一个第三方角度,从全局考虑问题,而是单纯地抱怨做事情的人。

撇开单纯地抱怨能不能解决问题这个事情不说,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就是片面的。其实背后的真实动机只是在抱怨自己没有从中捞到好处而已。如果最后有好处的人里有他,即便是不公平,多半他也不会有意见。这更进一步说明,抱怨的目的仅仅是想从中捞一杯羹而已。

社会中充斥着大量这类人。看似大家都在抱怨问题,其实真正在乎公平的人,很难讲有多少。

基本上已经确定,这周六要加班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顺利的话,明天我的文石 X3 就到了,原本打算周末在家好好体验一番,但周六还得去加班,无奈。

刚才回来的时候,外面已经刮大风了,估计明天会降温。周日预报还会下雨,下周温度骤降。看天气预报,下周末的温度会降至零度以下。

秋天,就是个笑话。这里只有夏天和冬天。

这周加班加的脑袋里都是工作上的事情,感悟思考都少了很多。不太想把工作上的事情记录下来,在我看来没什么记录的价值。

到是 Fediverse 上看到了两条感兴趣的信息。一个是一本关于 ActivityPub 的书。另一个是硅谷 Web2.0 的历史,还是挺期待的。

我想加大英文阅读。

这周难得的午休,终于可以有时间写两句……

下周就立冬了,我却还可以穿着短袖坐在室外的公共椅子上,悠然地用手机打字……刚才身边有人路过,随口说明天就会开始冷了,🥶

今天在刷 Fedivers 信息的时候,刷到有人在写一本 ActivityPub 协议的书,预计明年夏天写完。我在想,或许我现在开始关注 IndieWeb 还处在初级阶段……🤔

另外,前两天订阅了一个关于 Web2.0 历史的 substack。作者是早期硅谷发展的参与者,想写硅谷 Web2.0 回忆录。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对互联网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很感兴趣。

(๑•̌.•̑๑)ˀ̣ˀ̣

简单记录两句今年的万圣节。确切地说是上海的万圣节活动。

万万没有想到今年上海的万圣节如此活跃。许多年轻人的 cosplay 装扮也非常有讽刺意味,⤜(⊜.⊜)⤏。

简单从网上找了一张图贴在这里,图片里扮演的角色是鲁迅,想必都能认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过去三年疫情的「大白」。有些场景是大白给人做核酸检测。还有一个好玩的场景是给恐龙做核酸,🤣。

虽然大白最后被警察带走了。但在场的年轻人依然很享受,没有丝毫被影响。

其实,我以为现在的社会已经被管制得密不透风。属实万万没想到,上海的年轻人又找到了表达的突破口。 莫名的为此感到开心。

自由地表达自己,也是我自己的理想。

今天真是太忙了。🍽️(¯▽¯)

午饭期间都没写啥东西。现在靠在床头,终于可以喘口气(¬‿¬)✏️

Apple 昨天的发布会,我在 Fediverse 上刷英文程序员圈子的消息,很多人都在谈论 Apple 这次发布的新产品。有的在聊性能,有的就直接考虑换机器。但回到 X 上的「简中」圈子,讨论的寥寥无几。我开玩笑地在 X 上发了一条信息说,大家是不是都没钱了。

虽然这么说有些夸张,但确实能看出两边的差别。

反正这次 Apple 发布会我是没啥换新设备的需求,权当看热闹了。

哦哦,今天我的文石 X3 终于发货了,预计周五送到,这个周末我就可以享受啦(≧∇≦)

今天太忙了,Fediverse 上的消息都没来得及刷……

最近这段时间,Fediverse 上的信息逐渐成为是我第一时间要刷的内容。X 基本上就是上去看看各种「简中」圈子的新闻,甚至 Fediverse 上刷完了,才想起来 X 上还没看。

其实,我也感受到。这类社交产品吸引我的地方可能主要不在内容,而在产品。是产品促使我写更多文字,分享更多想法,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这一点我感受蛮深。

当然,我并没有说仅仅是产品让我变成「话痨」。其实内容也是一部分原因,但目前我感觉,对我影响更大的是产品,内容是次要因素。这一点有待长时间验证,再过一段时间,回头再看。

用 4k 的画质看完了 Apple 的十月三十一日的发布会。我感觉影响观影体验的,应该是我的显示器……

关于发布会,我聊不出什么特别的内容……我的 MacBook Pro 是两年前刚刚换的,所以我没有购机的需求,看发布会也算是例行公事,或者说关注新产品,看看有哪些新东西。

虽然 Apple 每次发布会,网上很快就会有各种帮你节省时间的图文介绍。但我还是会老实先看原片。其实,当你看完原片,再看网上的哪些总结,明显感受到什么叫「快餐」。

虽然我没什么要换的设备,但看完还是会有一种莫名的愉悦感,说不出来为什么……

哦,对了。这次的 Apple 发布会是全程 iPhone 拍摄。

原定的工作计划被打乱,又加入了很多工作。导致没太多精力「胡思乱想」,所以除了工作上的烦事,就不太有什么想法。

iOS 系统的「健康」App出了一个新功能,能够便捷的记录当天的心情。

用了有一段时间了。一开始是胡乱「打卡」,选几个当时那一刻感受较深的状态标签,算是记录当天总体的心情状态。

抛开 App 本身的功能以外。我突然开始无意识地思考这个功能为什么设计成这种形式。其中一点印象很深,就是使用起来尽可能的便捷快速。做一次记录,几秒钟就可以完成,这一特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对我的启发有两点:

  1. 尽可能降低用户输入的负担。
  2. 将操作流程简化到极致。

因为心情有点儿郁闷,所以想到了这个功能……

什么时候最有盼头儿?◔‸◔?

果真是淘宝上下了单,物品还没签收的这段时间最有盼头!(:з」∠)

上周淘宝上下单预定了文石的 X3。物品信息页上明明标注 10 月 31 日付了尾款之后才会发货。但每天还是会情不自禁上去刷一下,幻想着会不会突然提前付尾款发货。甚至每天晚上睡觉前,还在幻想一下拿到货之后如何满足我阅读的体验。

这也说明有盼头的日子是最幸福的,时间也是过得最快的。

但这个盼头的时间周期不适宜太长,否则这种盼头很可能就变成了一种折磨。

也就是说,把大目标拆成短期的小目标,那小目标就会变成「磨人的小妖精」。

写代码,面对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技术问题。如果一个技术方案不确定,那就尽可能搜集相关信息,从而推导出最终的确定性技术方案。决定技术方案的相关技术问题,刨根问底几乎都是可确定的。

技术方案的确定性,往往取决于投入成本的大小。

说到团队管理,不确定性往往是人。人是一类主观性很强的动物。随之带来的不确定性就非常的大,而背后决定不确定性的因素还是不确定的,这就导致管理人的不确定性跟写代码的不确定性完全不是一类东西。

对人不确定性的管理,有点儿像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波峰和波谷的振幅,决定了不确定性的风险程度。

从这两类不确定性的区别来看,我大概率不适合管理团队,恰好也不喜欢,至少目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