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我学习新知识,总是喜欢先从系统层面搞清楚知识结构,然后再深入细节,也就是说先从基础学起,然后慢慢学到我想知道的那个知识点。

这样学东西有两个好处:

  1. 一个是学完之后不但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2. 学完我想知道的知识点以后,如果再次碰到这个领域的其他知识,虽然我可能当时不懂,但我知道怎么去进一步学习,然后搞懂。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

  1. 学习一个看似「简单」的知识点花费的时间成本太高。如果以后再也遇不到这个领域的知识,短期来看,很多时间就「浪费」了。
  2. 摸清楚一个领域的知识脉络,有时候学习门槛非常之高,特别是身边没有人可以问。结果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很有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搞清楚。

从这周码字的数量来看,每天写个一二三四百字,一周下来比写一篇长的 blog 也不少。

最重要的是不用一次写一两千字,把自己固定在座位前使劲儿回忆这一周都干了啥。

过去这种感觉我感受了十年,现在变成每次写一二三四百字,感受非常开心愉悦。最最重要的是没有心理压力,最最最重要的是可以准确记录当时的感受,这个产品简直就是对我量身定做的٩(๑^o^๑)۶

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要为这款产品好好开发一款 App!

说来奇怪,自从上周开始码字,晚上回家游戏都想不起来玩了。

平时总想把脑袋里胡思乱想的东西记下来,然后继续思考下一个问题。

一款好的产品能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我是真的第一次有这种感觉。

真是让人异常兴奋!😱ε=ε=(ノ≧∇≦)ノ

整理了 WWDC2019~WWDC2023 年,期间关于 Widgets 和 SwiftUI 开发相关的视频。

接下来继续深入学习 SwiftUI 的相关技术。

众所周知,医学方面的书,几乎都是大部头。

今天在「微信读书」和「得到」上搜了几本基础的医学教材,发现都没有电子版。

这让租房住,不想买纸版,又想学习一下医学基础知识的同学,感到非常的难受。

花了两个周末的时间,读完了《美国的故事(共 7 册)》中的第一册——殖民之地。

为什么突然想了解美国?

可能最大的动力,是因为这两年国内生活越来越艰难,不得不需要进一步关注所在的生活环境。

又因为国内的生活环境跟国外息息相关,所以关注点顺理成章地延伸到国际形势的变化。

要想尽可能客观地判断一项事物,首先要对其有足够的了解,然后才有可能能够结合多方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

简单说,这应该就是我想了解一些历史的主要动力。

虽说生在洪流,个人的命运微不足道,也无力改变,只求尽可能做到护自己周全。

今年七月份整理了 WWDC2017~WWDC2023 期间所有涉及 UI 设计相关的视频,总共四十七个视频。

昨天终于看完了,耗时三个多月。初步迈出了转型设计师的第一步……

接下来,除了开始看 HIG 文档以外,准备整理一下 WWDC2019~WWDC2023 年以来,关于 SwiftUI 相关的视频,整体看一遍。

啊!终于调整了一下主题,把目前能调整的都调整了一下。

好在之前接触过 Hugo,大概知道怎么改主题。

虽然有些还是改不了,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安装了一些插件,把已有的插件通通看了一遍,装了一些目前用得到的。

过去一周发布的数据,昨天晚上我看也自动同步到了 GitHub 上,正常备份频率是七天一同步。

太喜欢 micro blog 这个产品了!

这几天我突然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是一个自己跟自己聊天,都能把自己聊 high 的人。

为什么关注「王者荣耀」赛事?

或许是因为日常生活的单调,大概四年前开始,在希望自己丰富一下业务生活的前提下,开始关注「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的相关赛事。

为什么选「王者荣耀」?

其实选足球对我来说可能更顺理成章。老实说,中学期间,我是十足的球迷。但自从上了大学,就再也没有关注过。一方面球星断档太厉害,很多面孔都是陌生的。但更重要的可能是,新一代球星很难动摇老一辈球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情感上很难割舍。

其实篮球当时是我想关注的,甚至想过在业余时间学学打篮球。但不幸的是,恰好那段时间 NBA 跟政治话题搅到了一起,在国内停播了,而且开播时间看不到时间点。

所以尝试关注了一下「王者荣耀」。而当时的 TS 战队(现改名北京 WB),在世界冠军杯总决赛上,上演了让三追四,一时被圈粉,至此进一步推动了我入圈。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思,「王者荣耀」是年轻人玩的游戏,我希望将自己置身于年轻人的圈子里,让自己跟年轻人保持一种羁绊。

下午连续刷了几篇英文科技新闻,整个读完没有任何抵触反感的心理,跟几年前相比简直有了质的变化。

几年前读英文的内容,那感觉就像是捏着鼻子喝药,心里是一万个抵触,能读完已经是不易,理解其中的内容更是难上加难。

而如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心理已经没有了,除了单词和语法需要克服以外,已经几乎完全消除了抵触心理,甚至我都开始幻想可以尝试读一读非技术类英文版书籍了。

为什么要强调非技术类书籍?因为技术类原版书籍我是读完过的。但是对于非技术类原版书,碍于词汇量和语法的薄弱一直没有读完过。

但我想,我还是可以先从英文版技术书籍作为突破口,继续提升英文水平,逐步过渡到非技术书籍。

SwiftUI 是将叶节点(组件)作为渲染的入口点,然后倒序深度递归遍历渲染。

每个节点(组件)的渲染大小分为两类,分别是推荐大小和实际大小。

推荐大小作为入参传入组件,实际大小作为返回参数给到下一级组件,作为下一级组件的推荐大小。

中午吃饭的时候,突然想到《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这部电影。

电影里有一个角色叫陈文,是龚枫的陪练。

其中有一幕是,当龚枫参加国际比赛并拿到冠军时。陈文正在老家开的烧烤店给客人上菜,在看直播的陈文,立刻嚎啕大哭。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刻的心情,我想陈文应该是复杂的,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我想感慨的一点是,在举国体制这条路上,注定会有人默默地牺牲,没有人会记得他们是谁。他们成为了别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而成功的那个人,则成为了国家荣誉的垫脚石。

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这些?我也不知道╮(╯_╰)╭

脑袋里想到了,就记下来,不用长篇大论。

不知道是不是有风的原因,今天早上出门明显感觉到一股寒流,突然感觉冬天来了。

昨天早上出门还没有这种特别明显的感觉。

这些天天气晴朗,天空湛蓝,没有云彩。从楼上窗户向外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西边的山。

过去的三四天里,我总是在想,还能写点儿什么?

很好奇,为什么这种 micro blog 的形式让我总有「唠叨」的冲动?

总结了一下:

  1. 不限制字数。虽然不限制字数,但并不是说鼓励你写更多的文字,这是有本质区别的,核心在于「不限制」。像 X 那种,太少的字数,我认为很难把一个观点讲清楚,包括观点的上下文。

  2. 虽然不限制长度,从产品设计角度,鼓励一次尽可能少写文字,便于快速阅读。

  3. 多平台分发。虽然少了 X,但有了 Mastodon,我还重新激活了 Tumblr。

  4. Podcast。虽然我还没有开通,但已在我长期计划内。

  5. 数据可自动备份到 GitHub。数据属于你自己。

SwiftUI 状态管理的整体思路,基本上是借鉴了当前前端领域常用的 Virtual Dom 的解决方案。

这么说好像是在往前端领域脸上贴金。其实不是,只不过这几年 Virtual Dom 在前端很流行,这么比喻有助于大家理解而已。

Virtual Dom 早就有,即便没有 Virtual Dom,内存中增加一个中间层,让状态剥离于 UI 之外,让 UI 的更新依赖于状态的变化,这个思路也不是多难想到。但能不能在开发者中被得到认可,那就两说了。

正是前端领域已经把路趟出来,SwiftUI 现在跟上,少了推广的成本和风险而已。

夕阳

惊奇地发现,Tumblr 平台的信息支持 Markdown 格式,但 Mastodon 平台却不支持,这就很尴尬。

因为如果在 micro.blog 上写的带有 Markdown 标签的内容,同时分发到Mastodon 和 Tumblr 上,Mastodon 上的显示会有问题。

今年前半年就有消息说 Mastodon 支持 Markdown 格式,直到现在还没有,尴尬,Σ(¯□¯||)

前天在 micro.blog 上授权了 Tumblr 账户,惊奇的发现 Tumblr 上竟然还有我十年前的账户,更神奇的是,上边竟然还有我当时为了练习英文而专门用英文写的多篇日记。

我连续读了好几篇,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经过细细读过内容,才确认确实是自己写的。

一方面惊奇十多年了,我的数据竟然还在。另一方面惊奇的是当年我也曾经为了练习英语,专门用英语写日记。

后来经过再三考量,我还是决定将账户注销,重新注册了新账户,并授权了 micro.blog。

以后再写小短文,就可以同时分发到 Mastodon 和 Tumblr 两个平台。

今天在 X 上看到一条翻译自 ABC 的新闻,内容是美国总统拜登到以色列访问发表的一篇讲话。

其中用到了一条「指鼠为鸭」的成语,第一眼看上去似曾相识,但又不像是一条古时候的成语。于是我上网搜了一下,才发现是江西职业学院食堂那次事件

只是忽然醒悟,今天的社会事件流传下来的词汇,不就是后来被人们所熟知的成语么……🙄

特别想说下,今天,确切地说是昨天,初步摸索出了怎么自定义主题。

周末没事在家鼓捣一下。

买了 objccn.io 上整套 iOS 开发的电子书。

一共八本书,包括源代码和不同版本的电子书。

虽然不包含视频,但相比英文原版,在价格上简直是太香了。

自从很多年前购买英文版电子书以来,深深地感觉到国内的书是真的太便宜。

关于这一点,真的是太幸福了。

又用回了微信输入法

macOS 系统升级到了 Sonoma,虽然系统自带的输入法相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使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可惜,还是用回了微信输入法。

之前一直在用系统自带的输入法,虽然有很多方面的考量,但其实主要还是隐私。

但自从微信标榜自己为了用户隐私推出一款输入法时,便动了想尝试一下的念头。

我知道国内很多互联网从业人员,特别是程序员这个群体,不用国产软件,特别是类似输入法这类软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隐私问题,信不过国内厂商。我之前也有过类似的顾虑,甚至现在使用国内软件还是会非常的谨慎。

但微信输入法我想尝试一下。原因呢,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毕竟微信是以隐私为核心理念,才推出的这款输入法,如果核心理念这么容易就被自己打破的话,再卸载也是来得及的。

当然了,对于触及这类底线的问题,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产品,只要发现一次,我是绝对不会再给第二次机会的。

但我更觉得,微信自己更清楚这一点,所以我愿意给微信输入法一次机会。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跟大多数人一样,之前我对古典音乐也不太能听得明白。

但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乐器就跟画笔一样,不同的画笔可以描绘出不同的图案,图案就像是演奏出来的音乐,最终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以前我对音乐的旋律欣赏程度只停留在「朗朗上口」的层面,所谓的「朗朗上口」就像大多数流行音乐一样,都有一段重复的旋律。流行音乐的流行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段旋律,当然还有歌词,但重要程度远低于这段旋律。

但如果能够进一步领会不同乐器以及不同旋律所表达的情感,那我感觉距离欣赏一段古典音乐就近了一步。